快樂法則連結4:
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總是認為自己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對於別人的事情都不當一回事。尤其從小孩子們的互動之中,我們就可以發現,當自己手中有玩具時,還是會想去搶奪別人的東西。所以會懂得去同理別人是要經過學習和教育的。就如同當被搶玩具的小孩大哭的時候,有時候其他孩子的同情心是會被喚起,這就是一個天生優秀的特質。但同情心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
如果我們想要生活的快樂,就必須去分別什麼是同情心,什麼是同理心。有時候自己太過於熱心反而是一種介入,讓生活充滿為別人的擔心或是成為別人抱怨、倒垃圾的對象。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去同理一個人,這是需要從生活的經驗中,慢慢累積出來的智慧,當自己有經歷過就可以設身處地為他人去著想,更加了解當事者的心情,就可以給予更多的了解和支持,同時自己也會尊重別人面對問題的方式,才不會過於同情甚至變成可憐對方。越有同理心、越懂得幫助他人,會有比較好的人際關係,同時在處理事情的能力也會比較好。也會生活的比較快樂,當然可以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
在一個團體聚會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有些人非常懂得禮貌,也比較能同理別人。他們比較懂得察言觀色,懂得別人在想什麼,比較細心。他們不會像有些人吃東西,對於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拼命地去夾,卻沒有去思考別人,是不是也要吃。我們可以去觀察他們的父母也是這樣的人,因為他們沒有去教育好他們的孩子。他們在團體中做什麼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從不去考慮別人,也不去替別人設想,這些都是沒有同理心的狀態。
今天我們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痛苦,正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成要比別人強,要比別人好,而不是去學習成為一個能同理別人的人。可以凡事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可以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和心情。我們為什麼會不快樂,因為我們總是希望別人站在我們的角度來思考,來關心自己,但我們通常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來同理別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別人的關心,反而沒有解決別人的問題,卻因為自己的同情心和私心反而帶來更多的困擾和障礙。
如果我們想要快樂的生活,就要去學習同理心,也必須努力去理解別人,善待別人。如果我們能真正地同理別人,真正地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他的問題,而不是因為同情卡在別人的負能量裏,我們就能更客觀和有效率的處理問題,讓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少,讓生活中多些歡樂!當我們學會了同理心,我們才能成為感受別人需求的人,懂得去欣賞別人優點,也才會去包容和體諒他人缺點和不足。
 
<DAVID老師課後分享:>
現代的人,什麼事情都以利益做考慮,把自己的利益擺在第一位,然後再來考慮別人,不管是在事業,在金錢,在人際關係都是如此。甚至在家庭中也是。在這個互相計較和算計利益的家庭中,所教育出來的孩子更是如此。很多父母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老了或是生病的時候都不管父母,卻沒有想到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沒有好好地去同理自己的家人。有時候,我看見孩子們因為父母的無知且自以為是聰明會算的行為之中教育長大,而造成孩子們不懂地去體諒別人,不懂的去同理別人,凡事都想佔人便宜,尤其是在金錢上看到比什麼都重要,也從未感恩別人對他們的付出和支持,就更別想到他們會去回饋什麼或是為別人做些什麼,我就替他們的父母感到心寒,也替孩子們感到不平,難道這就是因果報應的循環嗎?
因為這樣的孩子,就會在金錢和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上迷失了自己,永遠在追求那金錢和虛名卻得不到快樂和滿足。只因為他們永遠不懂,只要懂的去同理別人,懂得放下來自私自利,凡事都只想到自己的心,懂得承擔責任和認錯,懂得去回饋別人。那些匱乏和痛苦就會離開自己,走向真正的豐盛和滿足。孩子就是家中的一面鏡子,也反應出我們所做的一切。
 
想要的一切,都在自己知道卻不想改變裏,所有的悲劇也都是一樣的。
 
 
11785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本源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